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88号建议的答复函
王景峰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建议(或议作建)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形式多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治安稳定。黄山市公安局立足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积极凝聚内外合力,统筹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防范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
一、全力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一)以反诈“三无”建设为抓手,构建我市反诈新格局。年初,市公安局将反诈“三无”建设工作列入2023年全市公安工作要点;市联席会议联合市委平安办部署开展“无诈村(社区)”“无诈机关”“无诈企业”建设活动,着力构建“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有力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质效。4月7日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暨“无诈村(社区)”“无诈机关”“无诈企业”建设部署会;制定建设工作要点、总体方案和成员单位任务分解表,明确10项建设标准;5月6日在市体育馆广场举行声势浩大启动仪式。通过大力推进反诈“三无”建设,更广泛、更深层次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最强共识、汇聚最强大力量,全面提高我市各行各业从业者反电诈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坚决遏制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易发多发态势。
(二)以强化宣防举措为重点,开创全民反诈新局面。一是部署全市公安派出所依托社区警务、“肩并肩”、“一村一警”、“一企一警”和“江淮义警”等机制, 组织发动社区(村)两委干部、平安志愿者、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开展入户走访、宣传防范,推动形成声势浩大的宣传氛围。二是先后制作了7部原创反诈短视频,通过“黄山警方”微博、微信等客户端滚动播出、推送宣传,有力拓宽反电诈受众面。三是充分利用“警民议事厅”“警企议事群”等载体,定时推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措施、警示案件、提示提醒10000余条。四是组建反诈宣传小分队,强化反电诈宣传,多渠道、立体化开展宣传175次,覆盖群众10万余人。五是组织各类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紧盯企业财会人员、老年人、高校学生等重点群体,精准滴灌宣传,参加市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活动,积极宣传全市公安系统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以及全市反诈“三无”建设工作情况。六是大力推动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工作,全市共注册APP用户76万人;在歙县试点推广使用“金钟罩”APP防范措施,截至目前,已累计注册16.5万人,受保护人数17.6万人,避免经济损失20余万元。
二、全力开展预警防范工作。
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黄山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工作暂行规定》、《黄山市公安局关于反电诈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的规定》,实现了指令下达、见面告知、核查反馈、问责处理等环节的刚性约束,以强有力的规定措施推动反诈工作取得实效。1-5月市反诈中心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展电话、短信、见面预警劝阻150010人次,直接为受害群众返还资金767.05万元,同比上升133.33 %。处置电诈警情605起,止付冻结涉诈嫌疑人各类银行账号10885个、涉及金额2.88亿元。
三、全力推进侦查打击工作
进一步整合专业警种资源力量,实现精准推送、侦查打击、预警劝阻、追赃挽损等全环节系统发力。1-5月,全市共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2起,同比上升230%,抓获犯罪嫌疑人429人,同比上升66.93%。积极拓宽预警信息来源渠道,日均预警信息1000条,为探索挖掘、深入分析涉网新型电诈案件线索打下坚实基础,最大程度降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筑牢技术反制堤坝。
四、全力压实工作责任。
将反诈“三无”建设纳入市委平安建设考核和市政府目标考核,建立市委平安办、市联席办、市文明办牵头抓总、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协同参与、行业单位全员覆盖”的“3+1+N”督导检查机制,加大对反诈“三无”建设工作的督查督导力度。市联席办牵头组织四个督导组,对全市多个社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开展明查暗访,督促整改20余个面上问题,跟踪下发32份提示函、53份督办单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下发《黄山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约谈制度》,对案件高发或造成巨额损失等严重后果,将依据要求启动约谈问责。
下一步,市公安局将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工作主线,以“三无”建设为抓手,落实“四专两合力”(专题研究、专门队伍、专案攻坚、专业技术,抓好内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各项措施,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不动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黄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联系电话:0553-2323243
2023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