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0026号建议的答复
姚少卿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门牌管理,优化基层治理环境”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楼门牌号涉及到群众户籍、房产、邮政通信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好楼门牌号管理工作,对于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与民政、住建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我市楼门牌标志规范设置管理,努力实现标准规范、科学编制、指示作用清晰。
一、加强地名监督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黄山市地名管理实施细则》,推动主管部门健全市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类负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各部门职责,细化部门分工,健全完善门牌标志编码的具体规则,进一步规范我市楼门牌号的编制,积极适应社会管理的需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二、抓好乡村道路命名。持续深化乡村地名服务,协同主管部门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做好“古村赋名”工作,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道路名称的通知》(黄民基函〔2024〕5号)要求,规范存量中不规范的乡村道路名称,重点对有路无名的进行规范命名。深化运用黟县“乡村著名行动”省级先行区建设经验,持续推进全市乡村道路命名工作。截至目前,黟县已命名和规范标准化地名1000余条,实现乡村道路命名全覆盖。2024年全市共新命名乡村道路232条,力争2025年底全市乡村道路命名覆盖率达50%,2026年底实现全覆盖。
三、科学规范编设门牌。在门牌制作统一编制和设置上,指导督促各地结合道路走向、建筑物分布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门牌号的编排规则,做到编排有序、方便查找。在门牌制作上,选用质量可靠、美观耐用的材料,确保门牌清晰醒目、易于识别。其中,黟县已完成全县109条道路和1344个地名的标准命名,筹措资金将辖区门牌号全面升级为二维码门牌,共安装智慧门牌4.8万个,实现乡村门牌编设全覆盖;歙县民政局会同相关单位组织开展辖区内地名标志自查工作,对城区范围内道路街巷、小区、楼门牌等标志牌规范设置情况进行摸排,重新制作更换112块标不规范地名标志牌;祁门县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针对门牌楼以及县城区域内的街路巷命名问题积极开展会商,拟开展“祁门智慧门牌”项目建设;黄山区民政部门牵头聘请第三方开展门楼牌编制工作,共安装门楼牌6000余个。
下一步,全市公安派出所将结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核采工作,组织社区民警、辅警,联合社区(村)干部对辖区内实有房屋门楼牌编制安装情况开展摸底,掌握门楼牌未编赋号码、未制作安装和破损缺失等情况。根据摸底登记情况,对未编赋门楼牌号的实有房屋,按照规定规范编赋号码;对门楼牌未制作或损坏、遗失的,提请属地党委政府或受益单位出资制作安装。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
联系电话:2323201
黄山市公安局
2025年5月12日